胆源性胰腺炎不一定必须切除胆囊,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复发风险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处理方式主要有保守治疗、内镜取石、胆囊切除术等。
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需结合胆道梗阻程度、胰腺损伤情况以及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决定。对于首次发作且症状轻微的患者,通常优先采用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等保守治疗,同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若存在胆总管结石,可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出结石,解除胆道梗阻。对于反复发作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胆囊切除术是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但手术时机需避开急性炎症期。
部分患者即使存在胆囊结石也可能长期无症状,这类人群在胰腺炎治愈后可通过定期超声监测替代手术。高龄、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必要时选择药物溶石或体外震波碎石等非手术方案。保留胆囊的患者需严格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诱发胆绞痛。
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无论是否切除胆囊,均需长期保持清淡饮食,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建议每日规律进食,避免长时间空腹,可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胆汁排泄。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关注有无胆管结石复发。出现持续性腹痛、黄疸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除胆道梗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