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管后仍有尿意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与导管堵塞、膀胱痉挛或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导尿管留置期间膀胱持续受到异物刺激,可能引发排尿反射神经信号传递,产生类似正常排尿的尿意感。这种情况在导尿管位置正确且引流通畅时属于生理性反应,可通过分散注意力缓解。部分患者因导尿管型号不合适或固定不当导致膀胱颈受压,尿意感会伴随下腹坠胀,调整导管位置后症状多可减轻。
若尿意持续加重伴随尿液引流量骤减,需考虑血块或结晶堵塞导管。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可能出现阵发性膀胱痉挛,表现为突发强烈尿意伴导管周围漏尿。尿路感染时除尿意频繁外,还可出现尿液浑浊、发热等症状,需通过尿常规检查确诊。导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时,自行调整导管可能加重损伤。
日常护理应保持导尿管低于膀胱水平避免逆流,每日清洁会阴部并观察尿液性状。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左右有助于冲洗尿路,但需遵医嘱控制摄入量。出现血尿、发热或持续腰痛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必要时更换导尿管或进行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