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骤停的判断标准主要有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或异常、瞳孔散大、心音消失等。心跳骤停是临床急危重症,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1、意识丧失患者突发意识丧失是心跳骤停的首要表现。患者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呼叫无应答,可能伴随抽搐或肌张力丧失。这种情况通常由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导致脑部供血中断引起。需立即检查患者反应,确认意识状态。
2、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是判断心跳骤停的关键指标。检查者需用食指和中指在喉结旁开两横指处触摸颈动脉,或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触摸股动脉,持续5-10秒未触及搏动可初步判断心跳停止。脉搏消失表明心脏已停止有效收缩。
3、呼吸停止或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完全消失或仅有濒死样喘息。观察胸廓无起伏,听诊无呼吸音,面部及口唇发绀。异常呼吸如点头样呼吸、长吸气等也是心跳骤停的征兆。呼吸异常提示脑干功能受损,需立即开始人工呼吸。
4、瞳孔散大心跳骤停后1-2分钟可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这是由于脑干缺血缺氧导致瞳孔括约肌麻痹所致。但需注意某些药物中毒或眼部疾病也可能引起瞳孔改变,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5、心音消失听诊心前区心音完全消失是确诊心跳骤停的重要依据。使用听诊器在心尖区及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诊,如完全听不到心音,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可确诊心跳骤停。但环境嘈杂或肥胖患者可能影响听诊准确性。
发现心跳骤停患者应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包括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日常应学习基本急救知识,定期体检排查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心脏病史者需遵医嘱服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公共场所应配备AED设备,提高急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