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引发骨骼发育异常。患儿常表现出生长迟缓、颅骨软化、肋骨串珠、胸骨凹陷和下肢畸形等症状。这些症状一旦出现,家长需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干预。
1. 生长迟缓
佝偻病导致骨骼发育受阻,直接影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正常情况下,儿童生长发育会遵循一定规律,但佝偻病患儿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正常水平,体重也可能随之减轻。出现这种情况,家长需警惕孩子的维生素D摄入不足。
2. 颅骨软化
颅骨软化是佝偻病早期的重要表现之一,主要因颅骨钙化不足所致。患儿头顶部容易触摸到柔软区域,形似“乒乓球”,受轻微按压即会变形。随着病情进展,头颅可能出现“方颅”或“前额突出”等畸形,严重影响孩子的头部发育。
3. 肋骨串珠
肋骨串珠是佝偻病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肋骨前端逐渐形成凸起的节,排列成串,类似“珠串”。这种情况是由于肋软骨钙化不足导致,常出现在胸廓两侧,随着病程加重,这些突起会逐渐增多,触摸时可清晰感知。
4. 胸骨凹陷
胸廓发育异常时,胸骨向内凹陷,形成“漏斗胸”的表现。这一症状在患儿吸气时更为明显,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心肺压迫等问题。这种畸形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影响到呼吸系统和心脏的正常功能。
5. 下肢畸形
由于骨骼发育异常,佝偻病患儿常表现为下肢畸形,例如膝关节内翻(O型腿)或外翻(X型腿)。这些畸形主要发生在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孩子走路时步态不稳,久而久之可能影响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如何诊断与治疗?
家长若发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带孩子进行详细检查。诊断佝偻病时,常通过血液生化检查,评估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必要时,还需进行X线检查,进一步观察骨骼病变程度。
治疗方面:
1、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是关键措施,重症患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醇)。
2、日常生活中,确保孩子均衡饮食,增加富含钙、磷和维生素D的食物,例如奶类、蛋黄、鱼肝油等。
3、保证孩子适度日晒,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帮助钙质吸收。
佝偻病若能早发现、早治疗,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改善,骨骼畸形的风险也能降低。家长平时应多留意孩子的发育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