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症状和前兆主要有发热、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等。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显现。
1、发热白血病患者常出现反复发热,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上。发热可能与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容易继发感染。感染部位常见于呼吸道、泌尿系统和口腔。患者可能伴有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
2、贫血贫血是白血病常见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促等。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贫血程度可从轻度到重度不等,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降低。
3、出血倾向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这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有关。轻微碰撞即可出现皮下出血,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血小板计数通常低于正常值。
4、淋巴结肿大部分白血病患者会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活动度差,直径多超过1厘米。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淋巴结所致。淋巴结肿大可能逐渐增大或融合成团块。
5、骨关节疼痛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可导致骨痛,多见于胸骨、四肢长骨和脊柱。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可能加重。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骨痛常在夜间明显,可能被误认为生长痛或风湿性疾病。
白血病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