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骨折后可适量补充蛋白质粉、钙片、维生素D制剂、胶原蛋白肽、氨糖软骨素等营养品。骨折愈合需要充足的蛋白质、钙质及促进骨骼修复的营养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个体情况选择。
一、蛋白质粉骨折后机体需要大量蛋白质参与组织修复,乳清蛋白或大豆蛋白粉有助于补充优质蛋白。蛋白质是构成骨胶原的基础物质,可促进成骨细胞活性。需注意肾功能不全者应控制摄入量,避免加重代谢负担。
二、钙片碳酸钙或柠檬酸钙等钙制剂能补充骨骼重建所需矿物质。中老年人胃肠吸收功能下降,建议选择添加维生素D的复合钙剂,每日分次服用吸收效果更好。长期补钙需监测血钙浓度,防止高钙血症。
三、维生素D制剂维生素D滴剂或软胶囊可促进钙磷吸收,改善骨密度。老年人户外活动减少易缺乏维生素D,补充剂量需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整。过量补充可能导致食欲减退或心律失常。
四、胶原蛋白肽水解胶原蛋白肽可直接为骨基质合成提供原料,增强骨骼韧性。II型胶原蛋白对关节软骨修复具有特异性作用,可与钙剂协同使用。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轻度胃肠不适,建议餐后服用。
五、氨糖软骨素硫酸氨基葡萄糖与软骨素复合制剂可保护关节软骨,减轻骨折后活动受限引发的关节磨损。需连续服用较长时间才能显效,消化道溃疡患者应慎用。
骨折恢复期除营养补充外,应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50克瘦肉及300克深色蔬菜的膳食摄入。康复阶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负重训练,如水中行走、弹力带锻炼等,避免剧烈运动造成二次损伤。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