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及反射异常。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运动功能丧失、感觉减退或过敏、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运动功能丧失臂丛神经损伤可导致相应支配肌肉瘫痪,表现为上肢抬举困难、手指抓握无力等症状。上干损伤时肩外展和屈肘功能受限,下干损伤则影响手部精细动作。完全性损伤可出现整个上肢弛缓性瘫痪,部分损伤则表现为特定肌群功能障碍。
2、感觉减退或过敏损伤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感觉异常,早期可能表现为痛觉过敏或感觉异常,后期多发展为感觉减退甚至消失。上干损伤影响肩部及上臂外侧感觉,下干损伤则导致前臂内侧和手部尺侧感觉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3、肌肉萎缩神经损伤后2-3周开始出现失神经性肌萎缩,以手内在肌萎缩最为典型。长期未恢复者可出现特征性的爪形手或猿手畸形。肌电图检查可见纤颤电位和正锐波等失神经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
4、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损伤神经对应的深反射如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或桡骨膜反射减弱或消失。这是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特征性表现,需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的反射亢进相鉴别。反射改变程度与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相关。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损伤区域皮肤干燥、脱屑、指甲变脆等营养障碍,严重者可出现皮肤溃疡。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可导致肢体发凉、肤色改变。这些症状在完全性神经断裂时更为明显,且恢复较运动感觉功能更缓慢。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应避免患肢过度负重或牵拉,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关节挛缩。营养神经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配合低频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急性期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损伤需考虑神经探查修复手术。康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定期复查肌电图评估神经恢复情况。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患肢避免二次损伤,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