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肠镜一般需要住院1-3天,具体时间与检查方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有关。
小肠镜检查分为经口和经肛两种途径,经口检查通常需住院1-2天,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术后观察4-6小时无异常即可出院。经肛检查可能因肠道准备时间较长需住院2-3天,术后需监测是否有腹痛、出血等不良反应。若采用无痛麻醉,需额外延长观察时间至6-8小时。部分患者因术中发现息肉需切除或活检,可能延长住院至3天以监测迟发性出血风险。检查后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
建议提前与医生沟通检查方案,术后严格遵循医嘱饮食和活动,出现持续腹痛、便血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返院复查。
肠息肉是否需要住院取决于息肉大小、数量和手术方式,多数小息肉切除无需住院,较大息肉或复杂手术需短期住院观察。
肠息肉较小且数量少时,通常可在门诊通过肠镜下电切术或冷切除术完成,术后观察数小时无异常即可离院。这类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当天可正常饮食,仅需避免剧烈运动1-2天。若息肉位于直肠等低位肠道,采用经肛门局部切除的方式,同样无须住院。但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便血,需按医嘱服用黏膜保护剂如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并随访复查。
当息肉直径超过2厘米、基底宽或存在癌变风险时,往往需住院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或腹腔镜手术。这类操作需全身麻醉,术后需禁食24-48小时监测有无肠穿孔或出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住院时间可能延长至3-5天。特殊情况下如家族性息肉病需全结肠切除,则必须住院7-10天进行围术期管理。
术后应保持低渣饮食2-3天,逐步过渡到高纤维饮食预防便秘。避免搬重物及长时间久坐,定期肠镜复查监测复发。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大量便血,须立即返院处理。不同医疗机构对住院指征的把握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方案需经消化内科医生评估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