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可通过疼痛特点、活动影响及伴随症状进行初步区分。腰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放射性疼痛、下肢麻木或无力,而腰肌劳损多为局部酸痛且活动后加重。具体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
1、疼痛特点腰椎间盘突出疼痛常沿坐骨神经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或小腿,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夜间可能更明显。腰肌劳损疼痛集中在腰部两侧肌肉,呈钝痛或酸痛,按压肌肉时疼痛加剧,但不会向下肢放射。
2、活动影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前弯腰时疼痛显著,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严重时出现间歇性跛行。腰肌劳损在久坐、久站或过度劳累后症状加重,适当活动腰部或热敷可暂时缓解,但重复劳累后易复发。
3、伴随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伴随下肢麻木、刺痛或肌力下降,严重时出现马尾综合征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腰肌劳损通常无神经症状,但可能因肌肉紧张引发局部僵硬感,晨起时症状较明显。
4、诱发因素腰椎间盘突出多与椎间盘退变、急性外伤或长期负重有关,常见于中青年体力劳动者。腰肌劳损主要由姿势不良、肌肉慢性损伤或受凉导致,办公室久坐人群及重体力劳动者高发。
5、检查方法腰椎间盘突出需通过MRI或CT明确突出位置和神经压迫程度,肌电图可辅助判断神经损伤。腰肌劳损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发现肌肉压痛点和活动受限,影像学检查通常无器质性病变。
建议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腰部保暖防止受凉。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配合低频脉冲电治疗或超声波治疗。若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异常需立即就医,排除严重神经压迫。日常可通过游泳、小燕飞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搬运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