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窄性肠梗阻的手术名称主要有肠切除吻合术、肠造口术。绞窄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管血供受阻导致肠壁缺血坏死,需紧急手术解除梗阻并切除坏死肠段。
1、肠切除吻合术肠切除吻合术是绞窄性肠梗阻的常用手术方式,适用于局部肠段坏死但剩余肠管血供良好的情况。手术需切除缺血坏死的肠段,并将健康肠管两端进行吻合。该手术能保留肠道连续性,避免二次手术。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腹部体征及引流液性状。术后需禁食胃肠减压,待肠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
2、肠造口术肠造口术适用于广泛肠缺血或患者全身状况较差时,分为暂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两种。手术将近端健康肠管引出腹壁形成造口,远端肠管可封闭或另作造口。该方式能快速解除梗阻但需二次手术还纳。术后需规范护理造口,预防造口周围皮炎、狭窄等并发症。患者需适应造口排便方式,必要时接受营养支持治疗。
绞窄性肠梗阻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包括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定期复查评估肠道功能。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造口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腹带减少腹压。
单纯性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可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区分。单纯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及停止排便排气,而绞窄性肠梗阻还会出现腹膜刺激征、发热、休克等严重症状。
1、临床症状单纯性肠梗阻的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腹胀程度较轻,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绞窄性肠梗阻的腹痛为持续性剧痛,腹胀明显且不对称,呕吐物可能含有血性液体。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还会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以及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2、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平片检查中,单纯性肠梗阻可见阶梯状液气平面,肠袢扩张均匀。绞窄性肠梗阻则可能出现孤立扩张的肠袢、肠壁增厚或肠间隙增宽等征象。CT检查对鉴别诊断更有价值,绞窄性肠梗阻可显示肠壁强化减弱、肠系膜血管栓塞等特征性改变。
3、实验室指标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血常规可能仅显示轻度白细胞升高。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常出现白细胞显著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血乳酸升高等表现。这些指标变化提示可能存在肠管缺血坏死。
4、病情进展单纯性肠梗阻症状相对稳定,经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可缓解。绞窄性肠梗阻病情进展迅速,保守治疗无效,腹痛持续加重,全身状况恶化。这种快速进展的临床过程是鉴别的重要依据。
5、治疗方式单纯性肠梗阻可先尝试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保守治疗。绞窄性肠梗阻一经确诊需立即手术,解除梗阻原因,切除坏死肠段。延迟手术可能导致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当出现持续腹痛、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遵医嘱进行胃肠减压。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适当活动有助于促进肠蠕动恢复,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腹部情况,观察有无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