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针扎到手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挤出少量血液,并用碘伏消毒。胰岛素针扎伤可能引起局部感染或血糖异常,需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及血糖变化。
胰岛素针扎到手属于锐器伤,首要处理是减少污染和感染风险。使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伤口5-10分钟,可有效冲走残留胰岛素和表面污染物。冲洗时轻轻挤压伤口周围组织,促使少量血液流出,但避免过度挤压导致组织损伤。冲洗完成后用0.5%碘伏溶液消毒创面,覆盖无菌敷料保持干燥。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监测扎伤后2-4小时内的血糖波动,因外源性胰岛素可能通过微小伤口进入血液循环。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渗液或发热等感染征象,或血糖值持续低于3.9mmol/L,应及时就医。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还需评估患者传染病史,必要时进行乙肝、丙肝或HIV等血清学检测。
日常应规范处理废弃针头,使用专用锐器盒存放。操作胰岛素笔前检查针头是否安装牢固,注射完毕后立即盖上外针帽。若频繁发生扎伤,建议改用安全型胰岛素注射装置或胰岛素泵。保持手部皮肤完整清洁,定期检查手指感觉功能,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外伤后愈合不良。出现持续疼痛、麻木或伤口不愈超过3天时,须至内分泌科或急诊科就诊。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时间需根据胰岛素类型决定,主要有速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五种类型。
1、速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需在餐前5-15分钟注射。这类胰岛素起效快,能快速控制餐后血糖高峰,适用于进食时间不规律或需要灵活调整剂量的患者。注射后须确保按时进餐,避免低血糖发生。使用前需检查药液是否澄清,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上臂或大腿。
2、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应在餐前30分钟注射。其作用持续时间约6-8小时,适合配合固定时间进餐的患者。注射后需严格遵循30分钟进餐间隔,过早进食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延迟进食可能引发低血糖。需注意轮换注射部位防止脂肪增生。
3、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如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通常每日固定时间注射1-2次,常见于睡前或早餐前。作用持续12-18小时,主要控制基础血糖。与速效或短效胰岛素联用时,需分开注射避免混合影响药效。使用前需轻轻滚动药瓶使悬浊液混匀,但避免剧烈摇晃。
4、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每日固定时间注射1次,作用持续24小时以上。不受进餐时间影响,可维持全天基础胰岛素水平。需注意不同品牌的长效胰岛素作用曲线存在差异,更换品牌时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注射时间偏差不应超过2小时。
5、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如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需在餐前15-30分钟注射,每日2次。包含速效/短效与中效成分,能同时控制餐后和基础血糖。使用前需充分混匀药液至乳白色状态,注射后需规律进餐。不适合血糖波动大的患者自行调整剂量。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根据医生指导调整胰岛素类型和注射时间。注射前检查胰岛素外观、有效期和注射部位皮肤状况,注射后注意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保持规律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空腹注射胰岛素。不同胰岛素需使用专用注射笔或针头,不可混用。储存胰岛素时应避免冷冻或高温,开封后的胰岛素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