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误诊为肺结核的疾病主要有肺炎、肺癌、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结节病等。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如咳嗽、咳痰、发热等与其他肺部疾病相似,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痰培养、病理活检等手段鉴别诊断。
1、肺炎细菌性肺炎或病毒性肺炎与肺结核症状高度重叠,均可出现发热、咳嗽、胸痛等表现。肺炎患者胸片可能显示肺部浸润影,易被误认为结核病灶。鉴别需结合痰涂片、血常规及抗生素治疗反应,肺结核患者痰抗酸染色阳性且抗生素治疗无效。
2、肺癌中央型肺癌阻塞支气管可能导致远端肺组织感染,影像学表现为肺不张伴渗出,易误诊为结核性肺实变。周围型肺癌形成的孤立性结节与结核球难以区分。通过支气管镜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明确诊断,肺结核患者多伴有盗汗、午后低热等全身症状。
3、肺脓肿肺脓肿患者咳大量脓臭痰与空洞型肺结核相似,胸部CT均可见液气平面。肺脓肿起病更急骤,高热寒战明显,血白细胞显著升高。肺结核空洞壁较薄且周围多见卫星灶,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可确诊。
4、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扩张患者长期咳嗽、咳脓痰症状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类似。支气管扩张CT可见双轨征或印戒征,病变多位于下叶基底段。肺结核好发上叶尖后段,痰检可发现抗酸杆菌,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
5、结节病结节病表现为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肺内结节时,易与粟粒性肺结核混淆。结节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升高,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肺结核患者多有接触史,纵隔淋巴结常伴坏死,抗结核治疗有效。
出现持续咳嗽、咯血、消瘦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完善胸部CT、痰病原学检查等鉴别诊断。肺结核患者需规范完成6-9个月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注意营养支持,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劳累。其他肺部疾病患者也应根据病因接受针对性治疗,定期随访胸部影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