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祛痰散结等功效,主要用于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痰核瘰疬等症。中医认为杏仁分苦杏仁与甜杏仁两类,功效侧重不同,主要有止咳平喘、润肺化痰、润肠通便、散结消肿、调节气血等作用。
1、止咳平喘苦杏仁性微温,归肺经,所含苦杏仁苷经水解后产生微量氢氰酸,可抑制呼吸中枢,缓解咳嗽气喘。适用于风寒或风热袭肺引起的咳喘,常与麻黄、甘草配伍,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需注意苦杏仁有小毒,须炮制后使用,且不宜过量。
2、润肺化痰甜杏仁性平偏润,富含油脂与蛋白质,能滋养肺阴,缓解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适用于肺燥阴虚型咳嗽,常与沙参、麦冬同用。现代研究显示其含有的维生素E与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修复呼吸道黏膜。
3、润肠通便杏仁油脂含量达50%,可润滑肠道,促进肠蠕动,改善血虚津亏或老年体弱导致的便秘。常与火麻仁、当归配伍,如五仁丸。甜杏仁因毒性较低更适用于长期便秘调理,但脾虚便溏者慎用。
4、散结消肿苦杏仁外用可软化消散痰核瘰疬,古代医籍记载其捣烂敷贴可用于乳腺增生、淋巴结结核。现代药理表明其含有的苯甲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但皮肤破损处禁用,过敏体质者需谨慎。
5、调节气血杏仁归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润肺气而间接调理大肠气机。气血不足者可用甜杏仁配伍红枣、山药健脾养血。其含有的铁、锌等微量元素对改善贫血有一定辅助作用。
使用杏仁需辨证施治,苦杏仁每日用量不宜超过10克,且必须经过煮沸或炒制减毒。阴虚咳嗽伴发热者慎用苦杏仁,孕妇忌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选择甜杏仁或苦杏仁,避免与降血压药物同服。日常可适量食用甜杏仁粥或杏仁茶,但需控制摄入量以防油脂过量引起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