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咽颊炎主要表现为咽部充血、疱疹或溃疡,常伴有发热、拒食、流涎等症状。咽颊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有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少数情况下可能合并细菌感染。症状发展可分为疱疹期、溃疡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病程一般持续一周左右。
1、咽部充血咽颊炎早期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扁桃体及软腭边缘出现针尖大小红色斑点。患儿可能表现为吞咽时疼痛,婴幼儿常因疼痛拒绝进食。此时可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不适,避免进食过热或刺激性食物。若合并链球菌感染可能出现扁桃体渗出物,需进行咽拭子检查明确病原体。
2、口腔疱疹发病1-2天后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疱疹,直径约1-2毫米,周围有红晕,多见于咽峡部、软腭和悬雍垂。疱疹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表面覆盖黄色假膜。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药物缓解症状,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
3、持续发热多数患儿伴有38-40℃高热,持续3-5天,可能出现热性惊厥。发热期间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需注意观察有无精神萎靡、呕吐等重症表现,警惕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4、食欲减退因口腔疼痛导致进食困难,婴幼儿可能出现脱水症状。建议给予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牛奶等,避免酸性食物刺激溃疡。可使用吸管减少食物与溃疡面接触,严重拒食者需考虑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淋巴结肿大部分患儿伴有颌下淋巴结或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明显但表面皮肤无红肿。通常随病情好转逐渐消退,若淋巴结持续增大或化脓需排除细菌感染。日常护理中避免按压肿大淋巴结,可配合局部冷敷减轻不适感。
咽颊炎患儿应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玩具和餐具。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选择柔软无刺激的食物如蒸蛋羹、南瓜粥等。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尿量,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嗜睡、肢体无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病程中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疱疹完全消退前应居家隔离。
喉咙感觉有东西咽不下去可能与咽喉炎、反流性食管炎、咽喉异物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
咽喉炎可能导致咽喉黏膜充血肿胀,产生异物感,常伴有咽干、咽痒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西地碘含片、银黄含片等药物缓解。反流性食管炎因胃酸刺激咽喉部,可能引发烧灼感及吞咽不适,建议避免饱餐后平卧,必要时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抑酸药物。若存在鱼刺等物理性异物,需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强行吞咽,及时到耳鼻喉科通过喉镜取出。
日常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增加饮水量,减少用嗓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