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患者应挂泌尿外科。肾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饮食因素、感染因素、药物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
1、泌尿外科泌尿外科是处理肾结石的主要科室,负责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明确结石位置和大小,并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排石颗粒、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急诊科若肾结石引发剧烈腰痛、发热或无法排尿等急症,需立即前往急诊科。急诊医生会优先缓解疼痛和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栓、哌替啶注射液等镇痛药,以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待急性症状控制后再转诊至泌尿外科。
3、肾内科对于反复发作的肾结石或伴有肾功能异常者,可就诊肾内科排查代谢性疾病。医生会评估血尿酸、钙磷代谢等指标,若发现高尿酸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因,需针对性使用别嘌醇片、碳酸镧咀嚼片等药物调节代谢。
4、中医科中医科可通过辨证施治辅助排石,对湿热蕴结型结石常用金钱草颗粒、排石颗粒等中成药,配合针灸或耳穴压豆促进结石排出。但需注意中药不能替代碎石或手术等西医治疗,建议中西医结合。
5、营养科营养科可指导肾结石患者调整饮食结构,根据结石成分制定低草酸、低嘌呤或低钙饮食方案。例如尿酸结石患者需限制动物内脏摄入,草酸钙结石患者应减少菠菜、浓茶等富含草酸的食物。
肾结石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均匀分配在全天饮用。避免久坐憋尿,适度进行跳跃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饮食上限制高盐、高蛋白、高糖食物,根据结石成分调整具体饮食方案。若出现发热、持续腰痛或无尿等症状,须立即就医。
肾囊肿通常需要就诊泌尿外科或肾内科。肾囊肿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长期炎症刺激、遗传因素、肾小管阻塞、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具体科室选择需结合囊肿性质与症状决定。
1、泌尿外科泌尿外科主要处理需要手术干预的肾囊肿。当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引发持续腰痛、血尿或反复感染时,可能需行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或穿刺硬化治疗。泌尿外科医生会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评估囊肿位置与周围组织关系,制定个体化方案。若囊肿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积水,或存在恶性变风险时,通常建议优先选择该科室。
2、肾内科肾内科适合随访观察或药物管理的肾囊肿患者。对于多囊肾病等遗传性疾病引起的弥漫性囊肿,肾内科医生会监测肾功能、血压及尿常规,开具托伐普坦片等药物延缓疾病进展。若囊肿合并蛋白尿、肌酐升高,可能需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此时应在肾内科规范治疗。
发现肾囊肿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破裂,每年复查超声监测变化。日常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限制每日钠盐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等。若出现发热、尿液浑浊或突发剧痛,须立即就医排查感染或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