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拔掉的智齿主要包括阻生智齿、反复发炎的智齿、龋坏严重的智齿、影响邻牙健康的智齿以及导致咬合紊乱的智齿。智齿拔除需根据口腔检查结果综合评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处理方案。
1、阻生智齿阻生智齿是指因颌骨空间不足无法正常萌出的智齿,可能水平、垂直或倾斜阻生。这类智齿常压迫邻牙牙根,导致邻牙龋坏或牙槽骨吸收,伴随牙龈肿痛、张口受限等症状。需通过口腔全景片明确阻生类型,通常建议拔除阻生智齿以预防并发症。术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预防感染。
2、反复发炎智齿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是明确拔牙指征。由于萌出不全的智齿与牙龈形成盲袋,易积存食物残渣引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化脓及淋巴结肿大。急性期需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消炎。若每年发作超过两次,建议炎症控制后尽早拔除。
3、龋坏严重智齿位置靠后的智齿清洁困难,易发生深龋或牙髓炎。当龋坏波及牙本质深层或引发根尖周炎时,因治疗操作空间有限,保留价值较低。患者可能出现冷热刺激痛、夜间自发痛等症状。此类情况拔牙优于根管治疗,术后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
4、影响邻牙智齿近中倾斜的智齿可能推挤第二磨牙导致牙列拥挤或牙根吸收。临床可见邻牙松动、移位或牙间隙异常,通过锥形束CT可评估损伤程度。早期拔除能避免正畸治疗难度增加,术后建议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创面愈合。
5、导致咬合紊乱智齿对颌缺失或过度萌出的智齿会干扰正常咬合关系,长期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弹响、咀嚼肌疲劳等问题。通过咬合纸检查可发现早接触点,此类功能性障碍需拔除异常萌出智齿,必要时配合咬合垫治疗。
智齿拔除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进食温凉软食,用对侧牙齿咀嚼。术后3天可开始轻柔刷牙,但需避开创面。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应立即复诊。日常建议使用牙线清洁第二磨牙远中面,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智齿异常。
拔完智齿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饮食调整、疼痛管理和预防感染。主要有保持创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选择软质食物、按时服用药物、观察异常症状等措施。
1、保持创口清洁术后24小时内禁止漱口或刷牙,以免破坏血凝块导致干槽症。24小时后可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轻柔漱口,每日3-4次。清洁时避免直接触碰创面,前3天吐口水动作需轻缓。若使用抗生素含漱液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需严格遵医嘱。
2、避免剧烈运动拔牙后48小时内应禁止跑步、游泳等可能升高血压的活动,防止创口出血。一周内减少长时间低头、弯腰等动作,睡眠时可垫高枕头。剧烈运动可能引发继发出血或血肿,影响愈合进程。
3、选择软质食物术后2-3天以温凉流食为主,如牛奶、米汤、鸡蛋羹等,避免过热刺激创面。3天后可逐步添加软烂面条、土豆泥等半流质,忌辛辣、坚硬食物。食物残渣可能滞留创口,建议餐后使用注射器轻柔冲洗。
4、按时服用药物医生开具的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需按时服用。若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应立即停药并复诊。疼痛持续加重或伴发热时,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处理。
5、观察异常症状正常术后会有轻微渗血和肿胀,若出现剧烈疼痛、大量鲜红色出血、张口困难或发热超过38.5℃,可能提示干槽症或感染。创口白色伪膜为正常愈合表现,无须特殊处理。
术后2周内禁止吸烟饮酒,避免用吸管吮吸造成负压。恢复期间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愈合,如猕猴桃、草莓等水果榨汁饮用。拆线前避免游泳、桑拿等可能污染创口的活动。若愈合顺利,一般7-10天可恢复普通饮食,但完全骨愈合需3-6个月。建议术后1周复诊检查恢复情况,出现异常及时联系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