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尿道口旁边长疙瘩可能与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或生殖器疱疹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改善。
毛囊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疼痛,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皮脂腺囊肿因腺体堵塞形成无痛性皮下肿物,若继发感染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较大囊肿需手术切除。生殖器疱疹由HSV病毒感染导致,特征为簇集水疱,需使用阿昔洛韦片联合喷昔洛韦乳膏抗病毒治疗。
日常应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挤压疙瘩,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若疙瘩持续增大、破溃流脓或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到皮肤科或泌尿外科就诊。
撒尿时尿道口痛可能与尿路感染、尿道结石、尿道炎等因素有关。
尿路感染是常见原因,细菌侵入尿道引发炎症反应,排尿时尿液刺激受损黏膜产生灼痛感,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道结石在排尿过程中移动划伤尿道黏膜,疼痛呈刀割样且可能放射至会阴部,部分患者可见肉眼血尿。尿道炎由淋球菌或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导致,尿道口红肿伴脓性分泌物,晨起时分泌物增多形成糊口现象。
日常应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憋尿,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出现持续疼痛或血尿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