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需立即住院治疗,主要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镇痛解痉、抑制胰酶分泌及防治感染。该病可能由胆石症、酗酒、高脂血症、药物因素或创伤等原因引起,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衰竭。
1、禁食胃肠减压发病初期需完全禁食,通过鼻胃管引流胃液减轻胰腺刺激。胃肠减压能降低消化道压力,减少胰酶分泌,缓解腹胀呕吐症状。待血淀粉酶下降、肠鸣音恢复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
2、液体复苏快速补充晶体液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维持每小时尿量。重症患者需监测中心静脉压,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液体治疗有助于改善胰腺微循环,预防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
3、镇痛解痉可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缓解剧烈腹痛,避免使用吗啡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山莨菪碱注射液能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改善腹部症状。疼痛控制对减少应激反应至关重要。
4、抑制胰酶分泌注射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能显著抑制胰液分泌。乌司他丁注射液可中和已激活的胰蛋白酶。早期应用胰酶抑制剂能减轻胰腺自体消化,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风险。
5、防治感染预防性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广谱抗生素。出现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时需经皮穿刺引流或手术清创。感染控制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方案。
恢复期应严格戒酒,采用低脂易消化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慢性胰腺炎患者需长期补充胰酶制剂,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胰腺形态。建议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行胆囊切除术,高脂血症患者需持续调控血脂水平。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重或意识改变时需及时返院复查。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CT评分通常采用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系统,主要评估胰腺炎症程度、胰周积液范围和坏死范围。评分指标包括胰腺炎症程度、胰周积液范围、胰腺坏死范围、胰外并发症等。CT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胰腺炎症程度是CT评分的核心指标之一,根据胰腺实质肿胀、密度不均等表现分为0-4分。轻度炎症表现为胰腺轻度肿胀,重度炎症可见广泛密度不均伴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胰周积液范围评估液体聚集的解剖区域数量,每累及一个区域计1分,最高4分。积液常见于小网膜囊、肾周间隙等部位。
胰腺坏死范围是判断预后的关键指标,无坏死为0分,坏死范围小于30%为2分,30%-50%为4分,超过50%为6分。增强CT是评估坏死范围的金标准,表现为无强化区域。胰外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血管病变等,每存在一种并发症计2分。总分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超过6分通常提示重症胰腺炎。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严格禁食,通过胃肠外营养支持。恢复期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刺激胰腺分泌。定期复查CT监测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进行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等综合治疗。保持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现腹痛加重或发热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