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患者采用碘131治疗通常效果显著,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甲状腺肿大明显或合并心脏并发症等情况。治疗效果主要受甲状腺摄碘功能、治疗剂量、个体代谢差异等因素影响。
碘131通过释放β射线选择性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多数患者在治疗后3-6个月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部分可能出现一过性甲亢症状加重。治疗成功率较高,但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风险,需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治疗无效情况,多见于甲状腺体积过大、碘摄取率过低或存在甲状腺刺激性抗体等情况。这类患者可能需要二次治疗或改用抗甲状腺药物、手术等其他干预方式。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及计划短期内怀孕者禁用该疗法。
接受碘131治疗后应注意隔离防护,避免密切接触孕妇和儿童。治疗后1周内分餐进食,多饮水促进放射性物质排泄。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若出现怕冷、乏力等甲减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日常需保持低碘饮食,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保证充足休息和情绪稳定。
131碘治疗甲亢的原理是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选择性摄取后释放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滤泡细胞对碘的摄取能力显著增强。131碘进入体内后,会被甲状腺组织高度选择性吸收并富集。131碘衰变时释放的β射线穿透距离短,仅对甲状腺局部组织产生电离辐射作用,使甲状腺滤泡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β射线在组织中的平均射程为0.8毫米,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治疗过程中甲状腺体积会逐渐缩小,血管减少,最终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或减退。
治疗期间需监测甲状腺功能,避免接触孕妇及儿童,治疗后注意休息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