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槽牙一般不会换新牙。人类乳牙通常在6-12岁逐渐替换为恒牙,但后槽牙中的第一恒磨牙和第二恒磨牙属于恒牙列,萌出后不会再次替换。若后槽牙出现龋坏、缺损等问题,需通过医疗手段修复或替代。
儿童在6岁左右会萌出第一恒磨牙,俗称六龄齿,这是最早出现的恒牙且终身不替换。12岁左右萌出的第二恒磨牙同样属于恒牙列。这些牙齿一旦因龋齿、外伤等原因缺失,只能通过补牙、嵌体、烤瓷冠或种植牙等方式修复。恒牙牙胚在出生时已发育完成,乳牙脱落后由对应恒牙替代,但后槽牙区域除第二前磨牙会替换乳磨牙外,其余磨牙均无替换机制。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第三磨牙先天缺失或额外多生牙,但这属于发育异常。多生牙可能出现在上颌前牙区或磨牙区,但无法替代功能缺失的恒磨牙。对于恒磨牙严重龋坏或牙周病导致的松动,需及时进行根管治疗或拔除后修复,避免影响咀嚼功能和邻牙健康。
日常应注重后槽牙清洁,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牙缝,每年进行口腔检查。若发现后槽牙萌出异常、隐裂或疼痛,建议尽早就诊。恒牙不可再生,早期干预能最大限度保留天然牙功能。
后槽牙松动伴随疼痛可通过口腔清洁、抗炎治疗、咬合调整、牙周夹板固定、拔牙修复等方式处理。该症状通常由牙周炎、龋齿、外伤、咬合创伤、颌骨囊肿等因素引起。
1、口腔清洁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理牙缝,可选用含氟牙膏如云南白药牙膏辅助控制菌斑。牙周炎患者需定期接受超声波洁治,去除龈下结石。口腔卫生改善后,轻度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可能缓解。
2、抗炎治疗急性炎症期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芬布芬胶囊联合乙酰螺旋霉素片控制感染,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若伴随牙龈脓肿,可能需切开引流。炎症消退后牙齿松动度可能减轻,但严重牙槽骨吸收者需进一步治疗。
3、咬合调整存在夜磨牙或咬合干扰时,需进行调颌治疗降低异常咬合力。可制作软质颌垫缓解夜间磨牙对牙齿的损伤,常用硅胶材质夜间佩戴。长期咬合创伤可能导致牙根吸收,需通过正畸或修复手段重建正常咬合关系。
4、牙周夹板固定二度以上松动的患牙可采用树脂粘结式牙周夹板临时固定,常用3M光固化树脂将松动牙与邻牙连接。固定期间需避免咀嚼硬物,配合牙周基础治疗。该方法适用于牙槽骨吸收未超过根长三分之二的情况。
5、拔牙修复三度松动伴牙槽骨严重吸收时,需拔除患牙后选择种植修复或固定桥修复。即刻种植需在拔牙同期植入种植体,传统种植需等待骨愈合3-6个月。颌骨囊肿导致的松动需先行囊肿摘除术,再评估牙齿保留可能性。
出现牙齿松动疼痛应尽早就诊口腔外科或牙周科,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日常建议使用小头软毛牙刷,餐后使用冲牙器清洁,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吸烟者需戒烟以减少牙周组织损伤,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若伴随颌面部肿胀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排除颌骨骨髓炎等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