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饮食需注意控制蛋白质、钠盐、钾、磷的摄入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主要有控制蛋白质摄入、限制钠盐摄入、限制高钾食物、限制高磷食物、适量补充热量等注意事项。
1、控制蛋白质摄入慢性肾炎患者需根据肾功能分期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早期患者每日每公斤体重可摄入0.8-1.0克优质蛋白,推荐鸡蛋、牛奶、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中晚期患者需进一步限制至0.6-0.8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α-酮酸制剂。过量蛋白质会增加含氮废物产生,加重肾脏排泄负担。
2、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钠食物。钠盐过量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高血压和水肿。烹饪时可使用醋、柠檬汁等调味替代食盐。外出就餐时选择清淡菜品,要求少放盐。监测血压变化有助于评估钠盐控制效果。
3、限制高钾食物肾功能减退时需警惕高钾血症,避免香蕉、橙子、土豆、菌菇等高钾食物。血钾水平超过5.0mmol/L时应严格限制钾摄入。蔬菜可先切碎浸泡或焯水减少钾含量。定期检测血钾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钾树脂等药物控制。
4、限制高磷食物每日磷摄入量建议控制在800-1000毫克,避免动物内脏、坚果、碳酸饮料等高磷食品。肾功能下降时磷排泄减少,易导致高磷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遵医嘱使用磷结合剂,同时保证适量维生素D摄入促进钙磷代谢。
5、适量补充热量每日需保证30-35千卡/公斤体重的热量摄入,以碳水化合物和植物油为主。热量不足会导致蛋白质分解增加,加重氮质血症。可选择藕粉、麦淀粉、低蛋白米等特殊肾病食品。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碳水化合物比例。
慢性肾炎患者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分4-6餐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煎炸。保持每日尿量1500-2000毫升,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及时调整饮食方案。出现明显水肿、少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严格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慢性肾炎患者可以要孩子,但需在病情稳定且医生评估后谨慎备孕。慢性肾炎可能增加妊娠风险,需通过肾功能、血压等指标综合评估。
慢性肾炎患者若病情控制良好,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血压稳定,尿蛋白定量低于一定水平,可在医生指导下备孕。妊娠期间需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压及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部分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对胎儿有害,需提前更换为妊娠安全药物。患者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血肌酐。
若患者存在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血压控制不佳,或伴有大量蛋白尿,妊娠可能导致肾病加重、子痫前期等并发症。此类情况通常建议暂缓生育计划,优先治疗原发病。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需在肾移植术后1-2年,待肾功能稳定后再考虑妊娠。遗传性肾炎患者需进行基因咨询,评估子代患病风险。
慢性肾炎患者备孕前应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包括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等评估。妊娠期间需由肾内科与产科医生共同管理,每1-2个月复查肾功能,出现水肿、血压升高需及时就诊。产后仍需继续监测肾功能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在产后出现病情波动,需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