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晚期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表现,可能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药物治疗、饮食管理等方式治疗。
1、糖尿病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表现为水肿、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等。需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阿卡波糖片控制血糖,配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纠正贫血。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和肾功能指标。
2、高血压肾病持续高血压可造成肾小动脉硬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夜尿增多等症状。常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控制血压,联合碳酸钙D3片调节钙磷代谢。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变化。
3、慢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异常引发的肾小球损伤会导致蛋白尿、血尿,晚期出现严重氮质血症。治疗需用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配合呋塞米片利尿消肿。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4、多囊肾遗传性肾脏囊肿逐渐增大压迫正常肾组织,表现为腰部胀痛、血尿、反复尿路感染。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症状,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建议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囊肿破裂。
5、梗阻性肾病尿路梗阻引发肾积水会导致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常见于前列腺增生或泌尿系结石。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解除梗阻,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术后需保持导尿管通畅。
尿毒症晚期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6克以内,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保持每周3次规律透析,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注意口腔护理预防感染,适当进行床边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出现胸闷、意识改变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
尿毒症患者通过肾移植手术通常能获得临床治愈,但需终身服用抗排异药物并定期监测。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可基本恢复正常,摆脱透析依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移植肾来源于活体亲属供肾或脑死亡捐献者,配型成功且术后规范用药的情况下,移植肾存活时间可达10年以上。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同时监测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移植肾失功,主要与慢性排斥反应、原发病复发或药物毒性有关。部分患者因长期免疫抑制可能继发感染、肿瘤或代谢性疾病。若移植肾丧失功能需重新进入透析等待二次移植,此时治愈概率会降低。
肾移植术后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剧烈运动碰撞移植肾区域。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药物浓度,出现发热、尿量减少或移植肾区疼痛需立即就医。建议戒烟限酒并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