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及症状严重程度,多数情况下可先尝试非手术治疗。
直径小于6毫米的肾结石通常能通过多饮水、药物排石等方式自行排出。患者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3000毫升,适当增加跳跃运动有助于结石移动。临床常用药物如尿石通丸可松弛输尿管,肾石通颗粒能缓解痉挛疼痛,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可调节尿液酸碱度。若结石引发轻度肾绞痛,可采用热敷或双氯芬酸钠栓止痛。
当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或引发严重梗阻时,则需考虑手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肾盂内2厘米以下的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可处理更大体积的复杂结石。长期梗阻可能导致肾积水、反复尿路感染甚至肾功能损伤。特殊情况下如合并解剖异常、孤立肾结石或孕妇患者,需更积极干预。
肾结石患者应限制草酸含量高的菠菜、浓茶等食物,每日钠盐不超过5克。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动态,突发剧烈腰痛伴血尿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尿酸结石者需减少动物内脏摄入,钙结石患者可适量补充柑橘类水果。
肛周脓肿术后换药周期通常为7-14天,具体时间需根据创面恢复情况、感染控制程度及手术方式综合判断。
术后1-7天需每日换药,此时脓腔分泌物较多,需通过引流条清除坏死组织并保持创面清洁。使用碘伏或生理盐水冲洗后,填充凡士林纱条促进肉芽生长,同时配合头孢克洛分散片、甲硝唑片等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7-10天若渗出减少且无红肿热痛,可调整为隔日换药,此时创面逐渐被新生上皮覆盖,可停用引流条仅做表面消毒。10-14天后,当创面完全干燥、无分泌物且触诊无压痛时,经医生评估可停止换药。部分深部脓肿或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可能需延长至3周左右。
术后应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坐浴10分钟,避免久坐或剧烈运动。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减少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发热、创面渗血或疼痛加剧,须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