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主要包括早期识别诱因、快速稳定血流动力学、保护靶器官功能及预防复发。关键措施有控制液体负荷、优化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收缩力、纠正诱因和长期管理。
1、诱因控制呼吸道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常见诱因。需立即处理感染灶,静脉用降压药控制血压,房颤患者需尽快复律或控制心室率。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液体入量控制在1500毫升内。
2、容量管理静脉注射呋塞米等利尿剂减轻肺淤血,严重者需超滤治疗。监测每日出入量及体重变化,保持负平衡500-1000毫升。注意电解质紊乱,及时补充钾镁。
3、血流动力学支持低血压伴灌注不足时使用多巴酚丁胺改善心输出量,血压正常者应用硝酸甘油降低心脏前负荷。严重肺水肿可考虑无创通气,必要时气管插管。
4、器官保护维持血氧饱和度大于90%,必要时氧疗。监测肾功能指标,避免造影剂肾病。小剂量多巴胺可改善肾灌注,严重肾功能恶化需血液净化。
5、长期管理稳定后逐步过渡到口服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每月随访调整用药。教育患者识别水肿、气促等早期症状。
急性心衰患者出院后应坚持低盐饮食,每日称重并记录尿量。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预防呼吸道感染。规范服用利尿剂时需定期复查电解质,出现下肢水肿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及时就诊。长期规范用药可降低再住院率,改善生活质量。
扁桃体炎可通过增强免疫力、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接触病原体等方式预防。
增强免疫力是预防扁桃体炎的重要措施,日常应保证充足睡眠,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保持口腔清洁需每日早晚刷牙,餐后使用淡盐水漱口,定期更换牙刷。避免接触病原体包括流感季节佩戴口罩,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扁桃体炎可能与链球菌感染、鼻窦炎分泌物刺激、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扁桃体充血肿大等症状,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
出现持续发热或吞咽障碍时需及时就医,日常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并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