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血压140/90属于高血压范畴,建议就医评估。正常成人血压应低于120/80毫米汞柱,血压140/90已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
血压140/90可能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或长期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这类血压水平可能伴随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日常需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超重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轻体重,目标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戒烟限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若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胸闷、视物模糊等表现,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或盐酸贝那普利片等。同时需排查继发性高血压可能,完善肾功能、肾上腺CT等检查。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等并发症,需引起重视并规范治疗。
血压140毫米汞柱属于高血压范畴。正常成人血压应低于120/80毫米汞柱,血压持续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
血压140毫米汞柱属于高血压1级,可能与遗传因素、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或长期精神紧张有关。这类高血压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出现头晕、头痛或颈部紧绷感。早期干预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如减少钠盐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摄取、规律有氧运动和控制体重。若伴随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需结合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和氢氯噻嗪片等。
血压140毫米汞柱虽未达到严重程度,但长期未控制可能损伤心脑血管。建议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避免吸烟饮酒,保持情绪稳定。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未达标,或出现视物模糊、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血脂、血糖等检查,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启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