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疫苗一般不会导致拉肚子,常见反应包括发热、局部红肿、食欲减退、皮疹和乏力。
手足口疫苗主要用于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接种后可能出现短暂低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注射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红肿或硬结,通常1-3天自行消退。部分儿童会出现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的情况,可能与疫苗激活免疫反应有关。少数接种者会观察到散在皮疹,多分布于四肢或躯干,不伴明显不适。乏力或嗜睡属于正常免疫应答现象,休息后多可缓解。这些反应均属于一过性表现,无须特殊处理。
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9摄氏度、呕吐腹泻导致脱水或皮疹融合成片伴瘙痒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感染。接种后建议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
打完百白破疫苗后胳膊红肿通常1-3天可消退。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局部红肿属于常见不良反应,主要由疫苗成分刺激免疫反应引起。红肿范围多局限于注射部位,表现为皮肤发红、轻微肿胀,可能伴有触痛或低热。多数情况下红肿会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轻。若未继发感染,红肿通常不会扩散,48小时后明显缓解。部分婴幼儿因个体差异可能持续至72小时,期间可冷敷缓解不适。
接种后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热敷。若红肿超过3天未消退、范围扩大或伴随高热,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