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荨麻疹的药品主要有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咪唑斯汀缓释片等。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或呼吸困难,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1、氯雷他定片氯雷他定片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能有效缓解荨麻疹引起的皮肤瘙痒和风团。该药通过选择性阻断外周H1受体发挥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较轻。适用于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嗜睡等,肝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2、盐酸西替利嗪片盐酸西替利嗪片为长效抗组胺药,对荨麻疹的瘙痒和红斑有显著改善作用。其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每日一次给药即可维持疗效。适用于6岁以上人群的急慢性荨麻疹治疗,肾功能损害患者需调整剂量,妊娠期妇女应在医师评估后使用。
3、依巴斯汀片依巴斯汀片具有强效抗组胺和抗炎作用,对顽固性荨麻疹效果较好。该药能抑制组胺释放及白三烯生成,特别适合伴有明显炎症反应的荨麻疹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乏力等反应,不建议与酮康唑等CYP3A4抑制剂联用。
4、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适用于儿童荨麻疹患者,作为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产物,其抗过敏作用更强。该剂型便于调整剂量,适合1岁以上幼儿服用。需注意可能引起的心悸等不良反应,先天性长QT综合征患儿禁用。
5、咪唑斯汀缓释片咪唑斯汀缓释片兼具抗组胺和抗5-羟色胺作用,对寒冷性荨麻疹有独特疗效。缓释制剂可平稳维持血药浓度,减少服药次数。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用药期间应避免阳光暴晒以防光敏反应。
荨麻疹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应避免搔抓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记录饮食日记排查可能过敏原,如海鲜、坚果等。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除螨除尘。急性发作期可用冷敷缓解瘙痒,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慢性荨麻疹患者需遵医嘱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地西泮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精神药品主要分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地西泮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但需严格管控使用。
1、第二类精神药品地西泮作为苯二氮䓬类衍生物,被列入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第二类管理。这类药品具有中枢抑制作用,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用量通常不超过7天,医疗机构需专册登记并保存处方2年备查。地西泮片剂、注射液等剂型均纳入相同管理类别。
2、药理特性地西泮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神经递质作用,产生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效果。其代谢产物去甲地西泮仍具活性,半衰期可达100小时。这种长效作用特性是将其列为管控药品的重要依据,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嗜睡、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
3、临床应用范围该药品适用于焦虑症、失眠、癫痫持续状态等病症,在手术前镇静和酒精戒断综合征治疗中也有应用。使用需严格遵循适应证,禁止超说明书用药。精神科、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是主要使用科室,用药期间应监测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4、特殊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对地西泮实行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册登记、专用账册。处方颜色为白色并标注精二字样,医师需具备精神药品处方权。药品批发企业不得向零售药店销售该类制剂,运输过程需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5、滥用风险防范地西泮与阿片类镇痛药联用可能加重呼吸抑制,老年人使用需调整剂量。突然停药可能出现戒断症状,应逐步减量。国家药物滥用监测系统对该药品进行重点监控,发现异常流向需立即上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使用地西泮期间应避免饮酒或服用其他中枢抑制剂,从事高空作业、驾驶车辆等需谨慎。出现过敏反应或异常行为改变应及时就医。药品存放需远离儿童接触,过期剩余药品应交由医疗机构统一销毁。患者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定期评估用药必要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