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按压心脏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适用于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抢救。正确操作需结合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步骤,主要有按压位置准确、力度适中、频率稳定、避免中断、配合AED使用等要点。
1、按压位置准确按压点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半部,施救者需用掌根部垂直向下按压。定位错误可能导致肋骨骨折或脏器损伤,需快速解开患者衣物暴露胸部,避免因衣物厚度影响定位。儿童按压位置与成人相同,婴儿则需使用两指在胸骨下半段按压。
2、力度适中成人按压深度需达到5-6厘米,儿童约5厘米,婴儿约4厘米。过度用力可能造成胸骨骨折,力度不足则无法有效维持血液循环。按压时应保持肘关节伸直,利用上半身重量下压,掌根不离开胸壁以避免移位。
3、频率稳定按压频率需维持在每分钟100-120次,可通过默念节奏保持稳定。过快会导致回心血量不足,过慢则无法维持有效灌注。单人施救时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双人施救时可不中断按压。
4、避免中断每次中断按压不应超过10秒,包括人工呼吸和AED分析心律时。持续按压可维持冠状动脉和脑部血流,中断会导致灌注压急剧下降。轮换施救者时需快速交接,尽量减少按压间隔时间。
5、配合AED使用取得自动体外除颤仪后应立即开启,按照语音提示贴好电极片。电击前后均需持续按压,除颤后立即恢复按压可提高复苏成功率。AED会分析心律并决定是否除颤,不可在分析时接触患者。
实施心肺复苏时需确保环境安全,呼叫急救系统后立即开始抢救。持续按压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循环。抢救后可能出现肋骨骨折等并发症,需由医生评估处理。未经培训者可在急救调度员指导下进行单纯胸外按压。定期参加急救培训可提升操作熟练度,家庭和公共场所建议配备AED设备。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为4分钟内,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能显著提高生存率。
下巴边缘肉按压疼痛可能与颞下颌关节紊乱、局部淋巴结炎或皮脂腺囊肿有关。
颞下颌关节紊乱多因长期单侧咀嚼、牙齿咬合异常或精神紧张导致关节负荷过重,表现为张口受限、关节弹响及按压痛。局部淋巴结炎常由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等邻近感染引发,触诊可发现黄豆大小活动性结节伴压痛。皮脂腺囊肿因毛囊堵塞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质硬肿块并伴随红肿热痛,挤压可能排出脓性分泌物。
日常避免过度张口或咀嚼硬物,用温热毛巾外敷缓解肌肉紧张。若肿块持续增大或疼痛加剧,需就医排除颌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