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可通过内镜取出、手术取出、药物治疗、自然排出等方式处理。食管异物可能由误吞尖锐物品、进食过快、食管狭窄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呕吐等症状。
1、内镜取出内镜取出是处理食管异物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食管异物病例。医生会使用胃镜或食管镜,通过口腔进入食管,在直视下使用专用器械将异物取出。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硬币、鱼刺、骨头等常见异物。内镜取出前通常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异物位置和形态,操作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或镇静。
2、手术取出当异物较大、形状不规则或已造成食管穿孔时,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取出。手术方式包括开胸手术或微创胸腔镜手术,医生会在全身麻醉下切开食管壁取出异物。这种情况多见于尖锐异物如牙签、针等已刺入食管壁,或异物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周围组织严重损伤。手术后需要禁食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药物治疗对于小而光滑的异物,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药物帮助异物通过消化道。常用药物包括解痉药如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液等。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出现持续疼痛、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这种方法适用于硬币、纽扣电池等小型异物且无明显嵌顿的情况。
4、自然排出部分小而圆滑的异物可能自行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医生会建议患者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香蕉、燕麦等帮助异物移动,同时密切观察排便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异物较小且未引起明显症状的情况,但需要定期复查确保异物已排出。如3-5天内未排出或出现新症状应立即就医。
5、其他辅助方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采用Foley导管法或气囊导管法取出食管上段的异物。这些方法通过插入导管越过异物后充气,然后缓慢拉出导管带动异物。操作需要专业医生在影像引导下进行,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异物如硬币、纽扣等。操作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反应,防止异物脱落或造成二次损伤。
食管异物取出后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初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藕粉、鸡蛋羹等,避免进食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可用淡盐水漱口。观察有无发热、胸痛加重等异常情况,定期复查确保食管恢复良好。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在进食时说笑或奔跑,儿童玩耍时应远离小物件,预防食管异物的发生。
耳朵里的硬块可能是耵聍栓塞或外耳道异物,可通过软化后冲洗或由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
耵聍栓塞是耳道耵聍腺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形成的硬块,可能伴随耳闷、听力下降。外耳道异物多见于儿童将小物件塞入耳内,可能引起疼痛或感染。对于耵聍栓塞,可先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3-5天,再用温水由医生进行耳道冲洗。外耳道异物需避免自行掏挖,应由耳鼻喉科医生用耵聍钩或吸引器取出。若硬块伴随红肿流脓,可能合并外耳道炎,需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抗感染。
日常避免用棉签过度清洁耳道,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预防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