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多数情况下可以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早期化脓性阑尾炎及部分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具体手术方式选择需结合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因素综合评估。
1、手术优势:
腹腔镜手术通过腹壁小切口置入器械操作,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可缩短至2-3天。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能减少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尤其适合肥胖患者及年轻女性。
2、适应症范围:
单纯性阑尾炎是腹腔镜最佳适应症,发病48小时内手术效果更佳。对于局限性腹膜炎的化脓性阑尾炎,若术者经验丰富也可尝试腹腔镜手术。但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者需谨慎评估。
3、禁忌情况: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晚期妊娠等患者不宜行腹腔镜手术。阑尾根部坏疽穿孔伴广泛腹腔污染者,开腹手术更利于彻底清理脓液。既往有腹部大手术史可能导致腹腔粘连者需个体化评估。
4、技术要点:
手术需建立稳定的气腹压力,通常维持在12-15mmHg。术中需完整切除阑尾并处理阑尾系膜血管,对于穿孔病例需充分冲洗腹腔。必要时放置引流管,术后需密切观察出血及感染征象。
5、术后管理:
患者清醒后即可开始床上活动,6小时后尝试流质饮食。需规范使用抗生素3-5天,切口换药时注意观察红肿渗液情况。术后1周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后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术后饮食宜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渣软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肠蠕动,但2周内禁止提重物。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切口渗液需及时就医。建议术后3个月进行腹部超声复查,评估腹腔粘连情况。
急慢性阑尾炎症状主要包括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局部压痛。阑尾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发作时症状明显且进展迅速,慢性阑尾炎可能表现为反复隐痛或消化不良。
1、右下腹疼痛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初期疼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随后固定于麦氏点。慢性阑尾炎疼痛较轻,但可能因活动或进食诱发。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钝痛,伴随阵发性加剧。
2、发热急性阑尾炎患者常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若发生穿孔或腹膜炎,可出现高热寒战。慢性阑尾炎发热较少见,部分患者仅表现为午后低热。
3、恶心呕吐约80%急性阑尾炎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早期多为反射性恶心呕吐,后期因炎症刺激肠管可能加重。慢性阑尾炎呕吐较少,但常有餐后腹胀不适感。
4、食欲减退急性发作期患者普遍存在食欲显著下降,甚至厌食。慢性患者可能长期存在选择性食欲不振,尤其畏惧油腻食物。这与胃肠功能紊乱及炎症刺激有关。
5、局部压痛体格检查可见麦氏点压痛阳性,急性期伴有反跳痛和肌紧张。慢性期压痛位置较固定但程度较轻,结肠充气试验可能诱发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腰大肌或闭孔肌试验阳性。
阑尾炎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急性发作期应禁食并立即就医,慢性期建议选择低渣、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生冷饮食。术后恢复期需循序渐进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适度活动促进肠蠕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腹部超声监测恢复情况。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重应及时返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