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输卵管炎体格检查时可出现下腹压痛、宫颈举痛、附件区增厚、发热及阴道分泌物异常等表现。
1、下腹压痛:
盆腔炎症刺激腹膜导致下腹部明显压痛,压痛点多位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外1/3处麦氏点下方。触诊时患者常因疼痛出现肌卫反应,严重者可发展为反跳痛,提示可能存在盆腔腹膜炎。
2、宫颈举痛:
双合诊检查时上抬宫颈引发剧烈疼痛是典型体征。由于输卵管与子宫解剖位置相邻,炎症导致输卵管充血肿胀时,牵拉宫颈会刺激病变部位,该体征对输卵管炎诊断特异性可达85%以上。
3、附件区增厚:
患侧输卵管因炎性渗出物积聚而增粗,触诊可扪及条索状肿块。急性期组织水肿明显时,肿块直径可达3-5厘米,与卵巢界限不清,需注意与卵巢囊肿蒂扭转鉴别。
4、发热症状:
约60%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多呈弛张热型,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血常规检查常见白细胞计数>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75%,反映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5、阴道分泌物异常:
脓性白带增多是常见伴随症状,分泌物涂片可见大量白细胞。病原体检测以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为主,合并厌氧菌感染时分泌物可伴有异味。
患者应卧床休息并采取半卧位促进炎性渗出物局限,饮食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以加速毒素代谢,推荐高蛋白流质饮食如鱼汤、蒸蛋等。急性期禁止盆浴及性生活,疼痛缓解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盆腔热敷等物理治疗,所有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足疗程使用,避免转为慢性炎症。建议每3个月复查妇科超声直至输卵管形态完全恢复正常。
半月板损伤的体格检查主要包括关节间隙压痛试验、麦氏征、艾普利试验、研磨试验和股四头肌萎缩评估。
1、关节间隙压痛试验:
检查者用手指按压膝关节内侧和外侧关节间隙,若出现局部压痛提示可能存在半月板损伤。内侧压痛多见于内侧半月板损伤,外侧压痛则可能与外侧半月板损伤有关。该检查需双侧对比,并结合患者疼痛反应综合判断。
2、麦氏征: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握足跟,另一手固定膝关节,先屈曲膝关节再逐渐伸直并同时做内旋或外旋动作。若在特定角度出现疼痛或弹响为阳性,提示半月板后角损伤。该试验对诊断半月板后角撕裂具有较高特异性。
3、艾普利试验:
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90度,检查者握住足部施加轴向压力并旋转小腿。出现疼痛提示半月板损伤,内侧旋转痛提示外侧半月板损伤,外侧旋转痛提示内侧半月板损伤。该试验可评估半月板体部损伤情况。
4、研磨试验:
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90度,检查者用膝部压住患者大腿后侧,双手握住足部做旋转研磨动作。若诱发疼痛或摩擦感为阳性,提示半月板存在磨损或撕裂。该试验对慢性半月板损伤诊断价值较高。
5、股四头肌萎缩评估:
通过测量双侧大腿周径评估股四头肌萎缩程度。慢性半月板损伤患者因疼痛导致活动减少,常出现患侧股四头肌萎缩。测量髌骨上缘10厘米处大腿周径,两侧差异超过1厘米具有临床意义。
半月板损伤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深蹲、爬山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活动,可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鱼皮等,有助于软骨修复。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膝关节负担,必要时可使用护膝提供外部支撑。若出现关节交锁、明显肿胀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