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发烧时一般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需根据发热原因和症状严重程度决定。哺乳期发热可能与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若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且无用药禁忌,通常不影响哺乳;若存在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或体温持续升高,则需暂停哺乳并就医。
哺乳期妈妈因普通感冒或轻微感染导致低热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反而有助于增强婴儿抵抗力。此时母亲需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飞沫传播。体温超过38摄氏度可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并观察乳汁状态,若颜色质地正常且无脓性分泌物可继续喂养。乳腺炎早期未化脓阶段也可哺乳,有助于疏通乳腺管。
当发热由严重感染或需服用禁忌药物引起时,需暂停母乳喂养。例如使用甲硝唑片、四环素类抗生素期间,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艾滋病、活动性肺结核等传染病患者也应禁止哺乳。若出现高热不退、乳房红肿热痛伴脓液排出,或血常规提示明显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并遵医嘱中断哺乳。
哺乳期发热期间应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哺乳期安全退热药物。暂停哺乳时需定时排空乳汁,避免回奶或乳腺脓肿。恢复喂养前应咨询医生,确认无传染风险及药物残留。婴儿出现拒奶、腹泻等异常反应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