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可通过冷敷镇痛、含漱淡盐水、使用止痛药物、局部麻醉凝胶、及时就医等方式快速缓解。牙痛通常由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牙周脓肿等原因引起。
1、冷敷镇痛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疼痛侧面颊部10-15分钟,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肿胀,对急性炎症期牙痛有暂时缓解作用。注意避免冻伤皮肤,间隔30分钟可重复进行。该方法适用于智齿冠周炎或外伤引起的牙痛。
2、含漱淡盐水取3克食盐加入200毫升温开水充分溶解,每日含漱5-6次。氯化钠溶液能清洁口腔、减轻牙龈水肿,对轻度牙龈炎或食物嵌塞导致的牙痛有效。含漱时应使液体充分接触患处,每次持续30秒。
3、使用止痛药物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中度牙痛。洛索洛芬钠贴剂通过皮肤吸收直接作用于疼痛区域。药物使用前需排除消化道溃疡等禁忌证。
4、局部麻醉凝胶利多卡因凝胶或苯佐卡因凝胶涂抹于患牙周围牙龈,能阻断神经传导实现快速止痛,效果维持1-2小时。适用于口腔溃疡或牙齿治疗前的临时镇痛,注意防止误吞,24小时内使用不超过3次。
5、及时就医若伴随面部肿胀、发热或张口受限,需立即就诊口腔科。急性牙髓炎需开髓减压,根尖周炎需根管治疗,智齿冠周炎需冲洗上药。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颌面部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日常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每日刷牙两次,饭后用牙线清除食物残渣。避免过冷过热或过硬食物刺激患牙,戒烟限酒减少黏膜刺激。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龋齿和牙周疾病,建议每6个月进行专业洁治。出现持续性牙痛或牙龈出血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因。
晚上牙痛可能由龋齿、牙髓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牙齿隐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根管治疗、牙周治疗、拔牙、修复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1、龋齿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细菌腐蚀形成的缺损,夜间平卧时口腔唾液分泌减少,细菌代谢产物刺激牙本质小管可能导致疼痛加剧。龋齿引起的疼痛多为冷热刺激痛或食物嵌塞痛,可见牙齿表面黑褐色龋洞。需通过银汞合金充填术或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术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甲硝唑芬布芬胶囊等药物缓解。
2、牙髓炎牙髓炎常由深龋发展而来,夜间体位改变导致髓腔压力增高,会出现自发性、阵发性跳痛,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患牙多有深龋洞或充填物,冷热刺激可诱发剧痛。急性期需开髓引流减压,后期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疼痛发作时可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3、牙周炎牙周炎患者夜间因炎症介质聚集可能出现钝痛,伴随牙龈出血、口臭、牙齿松动等症状。检查可见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需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清除菌斑结石,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替硝唑含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晚期需行牙周翻瓣术或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4、智齿冠周炎阻生智齿周围软组织感染时,夜间可能因局部充血出现剧烈胀痛,伴随张口受限、吞咽疼痛。检查可见智齿周围牙龈红肿溢脓。急性期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盲袋,局部涂抹碘甘油,口服奥硝唑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地塞米松片等药物。炎症消退后应尽早拔除阻生智齿。
5、牙齿隐裂牙齿存在微小裂纹时,夜间咀嚼肌不自主收缩可能导致隐裂线扩展,引发定点性咬合痛。裂纹较深者可出现冷热刺激敏感。浅表裂纹可通过调磨咬合面缓解,深度裂纹需做全冠修复保护牙体,疼痛明显时可用复方牙痛酊局部涂抹或服用塞来昔布胶囊镇痛。
夜间牙痛期间应避免用患侧咀嚼,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口腔,饭后用温盐水漱口。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忌食辛辣刺激、过硬过烫食物。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面部肿胀、发热等症状,须立即就诊。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潜在牙病,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牙和口腔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