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一般不需要打孔,属于经自然腔道的内镜操作。宫腔镜通过阴道和宫颈进入宫腔,无须在体表制造创口,主要适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剔除、宫腔粘连分离等病变处理。
宫腔镜手术利用人体天然解剖通道完成操作。医生将直径约5毫米的镜体经阴道置入宫腔,配合膨宫介质扩张宫腔,通过光学系统实现可视化操作。这种微创技术可避免开腹手术的体表切口,术后恢复快,并发症概率低。但需注意术中可能发生子宫穿孔、水中毒等风险,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辅助穿刺孔。当合并盆腔严重粘连或需联合腹腔镜手术时,可能在下腹部穿刺1-2个5毫米小孔辅助操作。例如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中,腹腔镜可监测宫腔镜操作安全性,此时需建立气腹并打孔。这类情况需术前评估后个体化决定。
术后建议保持会阴清洁,两周内避免盆浴及性生活。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阴道出血超过月经量时需及时复诊。日常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创面修复,但需避免当归、阿胶等活血食材以防出血风险。
宫腔镜手术通常需要有人陪同。宫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但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头晕、乏力等不适,陪同人员可协助办理手续、观察术后反应及护送回家。特殊情况下如全麻手术、合并基础疾病或高龄患者,陪同更为必要。
宫腔镜手术需通过阴道置入器械检查宫腔,虽创伤较小,但术中可能使用静脉麻醉或局部麻醉。静脉麻醉后患者需完全清醒才能离院,术后两小时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药物反应,陪同人员可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局部麻醉虽不影响行动,但部分患者因紧张或疼痛刺激出现虚脱,需他人搀扶。合并贫血、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术后发生意外的概率略高,陪同人员能协助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
少数情况如门诊简单检查、患者意识清醒且无麻醉需求时,可能无须专人陪同。但需提前与医生确认手术方案,确保术后无出血、感染等风险,并自行安排交通工具。术后24小时内应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以防麻醉残留影响判断力。
术后建议卧床休息6-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保持会阴清洁,两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修复。若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大量出血,需立即返院复查。定期随访确认宫腔恢复情况,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