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能否生育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心功能状态综合评估,轻症患者经规范管理后通常可以妊娠,重症患者则需谨慎考虑。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类型,建议孕前接受心血管专科评估。
心功能良好且无严重并发症的轻症患者,在医生严密监测下可考虑妊娠。这类患者心脏结构异常程度较轻,如小型房间隔缺损或已手术矫正的简单先心病,妊娠期通过定期超声心动图检查、限制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增长等措施,多数能安全度过孕产期。孕前需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停用致畸药物如华法林,改用低分子肝素等相对安全的抗凝剂。
合并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或复杂先心病的重症患者,妊娠风险显著增高。妊娠可能导致心功能急剧恶化,引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胎儿缺氧、早产、死亡概率也大幅上升。这类患者通常建议避免妊娠,若已怀孕需多学科团队全程管理,必要时需终止妊娠。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单心室等复杂畸形患者,即使经过手术矫正仍存在较高妊娠风险。
所有先心病患者孕前应完成全面心脏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等,由心内科与产科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方案。妊娠期间需加强产检频率,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指标,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产后仍需持续关注心功能变化,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