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通常在化疗控制病情稳定后考虑手术干预,手术时机需根据个体骨髓瘤分期、并发症及全身状态综合评估。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手术并非首选治疗方式,多数患者需先通过化疗、靶向治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控制肿瘤负荷。当患者出现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骨骼相关事件时,可能需急诊手术稳定脊柱或固定骨折。对于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若病灶局限且对放化疗不敏感,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前需确保患者血红蛋白高于80g/L、血小板计数超过50×10⁹/L,并纠正高钙血症和肾功能异常。麻醉风险评估需重点关注患者骨质破坏程度及肾功能状态。
极少数早期局限性骨髓瘤患者可能通过手术联合放疗获得长期缓解,但需满足肿瘤未浸润骨髓、无全身症状且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其他病灶。对于合并淀粉样变性的患者,因组织脆性增加可能导致术中出血风险升高,通常需推迟手术直至淀粉样蛋白沉积改善。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者,需谨慎评估手术获益与风险比。
术后需密切监测血常规、肾功能及感染指标,继续规范化的药物治疗方案。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维持肌肉强度,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影像学复查。出现持续性骨痛或活动障碍时需及时复诊评估手术部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