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吃坚果有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症、认知功能障碍、结直肠癌等疾病。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E、镁等营养素,对多种慢性病具有预防作用。
1、心血管疾病坚果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核桃含有的α-亚麻酸具有抗炎作用,杏仁中的植物甾醇能抑制胆固醇吸收。长期规律摄入坚果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
2、2型糖尿病坚果的低血糖指数特性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其富含的镁元素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腰果中含有的槲皮素能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每日摄入适量混合坚果可使糖尿病发病风险下降。
3、肥胖症坚果的高蛋白高纤维组合可延长饱腹感,减少后续进食量。巴西坚果中的硒元素能调节甲状腺功能,维持基础代谢率。但需注意控制每日摄入量在25-30克,避免热量超标。
4、认知功能障碍核桃含有的DHA和EPA可改善神经元膜流动性,开心果中的叶黄素能减少氧化应激对脑细胞的损伤。地中海饮食模式中每日30克坚果摄入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降低相关。
5、结直肠癌坚果中的膳食纤维可缩短肠道转运时间,减少致癌物接触。榛子含有的原花青素具有抗增殖作用,夏威夷果中的生育三烯酚能诱导癌细胞凋亡。队列研究显示每周5份坚果摄入与结直肠癌风险呈负相关。
建议选择原味无添加的品种,避免盐焗或糖渍加工产品。对坚果过敏者应严格禁食,胃肠功能较弱者需控制单次摄入量。将坚果作为均衡饮食的组成部分,配合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能更好发挥其健康效益。储存时注意密封防潮,开封后建议冷藏保存以防油脂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