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出现蛋白尿可能由移植肾排斥反应、药物副作用、原发肾病复发或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免疫抑制剂、抗感染治疗、控制血压血糖等方式干预。
1、排斥反应:急性或慢性排斥反应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表现为尿泡沫增多伴肌酐升高,需通过移植肾穿刺活检确诊。治疗需调整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等免疫抑制剂剂量。
2、药物毒性:环孢素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能引发肾毒性。常见于血药浓度过高时,伴随血压波动。需监测血药浓度,必要时替换为西罗莫司等 mTOR 抑制剂。
3、原发病复发:IgA肾病等原发肾病可能在新肾复发。表现为血尿合并蛋白尿,需通过肾活检确认。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联合激素治疗。
4、尿路感染:移植术后免疫力低下易发泌尿系统感染。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伴发热,尿培养可检出病原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磷霉素、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术后需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出现水肿或血压升高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