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升高可能提示肌肉损伤、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减退或遗传性肌病等疾病,长期未干预可导致横纹肌溶解、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一、肌肉损伤
剧烈运动或外伤可能导致肌酸激酶释放入血,表现为肌肉酸痛无力,需休息并冷敷处理,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或塞来昔布缓解症状。
二、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阻塞引发心肌细胞坏死时肌酸激酶显著升高,常伴胸痛冷汗,需紧急进行血运重建,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降低肌酸激酶代谢效率,患者易疲劳畏寒,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配合硒酵母片和维生素B12改善代谢。
四、遗传性肌病
杜氏肌营养不良等基因缺陷疾病会造成持续性肌酸激酶增高,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可尝试泼尼松、艾地苯醌或辅酶Q10辅助治疗。
肌酸激酶持续升高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肾功能,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与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