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多数情况下不构成严重威胁,但重度减少可能导致自发性出血或脏器出血。危险程度主要与血小板计数水平、出血症状、基础疾病、药物影响等因素相关。
1、轻度减少血小板计数在100-150×10⁹/L时通常无临床症状,可能与妊娠、病毒感染等生理性因素有关,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
2、中度减少血小板50-100×10⁹/L可能伴随刷牙出血或皮下瘀斑,需排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等病因,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3、重度减少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存在黏膜出血风险,低于20×10⁹/L可能发生颅内出血,需紧急输注血小板悬液并治疗原发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药物影响肝素、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导致获得性血小板减少,停药后多可恢复,必要时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
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保持口腔清洁,出现头痛、呕血等严重出血表现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