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坏死后牙齿通常不会自发疼痛,但可能因根尖周炎、继发感染、牙周病变或咬合创伤等引发疼痛。
1. 根尖周炎牙髓坏死导致细菌扩散至根尖,引发根尖周组织炎症。表现为咬合痛或叩击痛,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可配合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炎症。
2. 继发感染坏死牙髓分解产物可能通过牙本质小管渗透,刺激周围组织。伴随牙龈肿胀或瘘管形成,需彻底清创并填充根管,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辅助抗感染。
3. 牙周病变坏死牙髓可能引起牙槽骨吸收或牙周膜炎症。表现为牙齿松动或冷热敏感,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严重时联合使用布洛芬缓解症状。
4. 咬合创伤因牙齿结构脆弱导致咬合受力不均。可能出现咀嚼疼痛或牙齿裂纹,建议调磨咬合面或全冠修复,避免使用患侧咀嚼硬物。
牙髓坏死后应定期口腔检查,避免用患牙咬硬物,保持口腔卫生可降低继发感染风险。若出现疼痛需及时就诊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