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腹部出现硬块可能由肿瘤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腹膜种植转移、继发肠梗阻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性质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 肿瘤浸润:胃癌原发病灶突破胃壁向周围组织生长,形成固定质硬的包块,可能伴随呕血、黑便等症状。治疗以全身化疗为主,可选用替吉奥胶囊、奥沙利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药物。
2. 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经淋巴系统扩散至腹腔淋巴结群,形成融合成团的肿大淋巴结,多位于脐周或左上腹。需联合放疗控制局部进展,常用方案包含卡培他滨片、顺铂注射液等。
3. 腹膜转移:肿瘤细胞脱落种植于腹膜表面形成粟粒样结节,后期融合成板状硬块,常伴腹水、肠粘连。可尝试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用药如伊立替康注射液。
4. 继发肠梗阻:转移灶压迫或肿瘤直接侵犯肠管导致肠道狭窄,腹部可触及扩张肠袢形成的条索状包块,伴呕吐、排便停止。需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行姑息性造瘘手术。
出现腹部硬块应立即进行增强CT或PET-CT评估病情进展,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镇痛、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保持半流质饮食减轻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