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可能由长期吸烟酗酒、咀嚼槟榔、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口腔黏膜白斑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
1、长期吸烟酗酒烟草和酒精中的致癌物会持续刺激口腔黏膜,导致细胞异常增生。日常需严格戒烟限酒,出现黏膜红斑或溃疡时需及时活检。
2、咀嚼槟榔槟榔粗纤维反复摩擦口腔黏膜,所含生物碱会诱发黏膜下纤维化。建议立即停止咀嚼行为,对已形成的纤维化病变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
3、HPV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与口咽癌密切相关。可通过疫苗接种预防,对已确诊病例需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4、口腔白斑口腔黏膜白斑属于癌前病变,可能与念珠菌感染或机械刺激有关。表现为白色角化斑块,需采用激光消融或冷冻治疗消除病灶。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检查义齿适配度,避免过热饮食刺激黏膜。出现持续两周不愈的溃疡或肿块应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