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后骨头缺损可通过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骨替代材料植入、骨延长术等方式治疗。骨头缺损通常由外伤性骨折、感染性骨坏死、肿瘤切除术后、先天性骨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
1、自体骨移植取患者自身髂骨或腓骨等非承重骨移植至缺损部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适用于缺损范围较小的患者,需配合外固定支架保护。
2、异体骨移植采用经处理的捐献者骨组织进行移植,需评估排斥反应风险。多用于大段骨缺损修复,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
3、骨替代材料使用羟基磷灰石或硫酸钙等生物材料填充缺损,可与生长因子联合应用。材料降解速度需与新骨形成速率匹配。
4、骨延长术通过外固定架逐步牵拉截骨端促进新骨生成,适用于长骨大段缺损。治疗周期较长,需每日调整牵引器并预防针道感染。
术后需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愈合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