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后出现水泡可通过消毒处理、局部保护、药物干预、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水泡通常由负压刺激、皮肤敏感、操作不当、感染等因素引起。
1、消毒处理使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水泡及周围皮肤,避免使用酒精以免刺激破损皮肤。小水泡无须刺破,保持干燥即可。
2、局部保护覆盖无菌纱布或透气敷料,防止摩擦导致水泡破裂。若水泡自行破裂,需及时清除渗出液并涂抹抗生素软膏。
3、药物干预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红肿明显时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大面积水泡需口服头孢克洛等抗生素。
4、就医评估水泡直径超过1厘米、伴随发热或脓性分泌物时,需就医排除烧伤或感染,必要时进行专业清创处理。
恢复期间避免抓挠患处,暂停拔罐治疗直至皮肤愈合,饮食宜清淡并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