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骨盆修复多数情况下是有用的。骨盆修复主要通过物理治疗、运动康复、手法矫正、仪器辅助等方式帮助恢复盆底肌功能和骨盆稳定性。
1、物理治疗低频电刺激可促进盆底肌收缩,改善肌肉松弛,适合产后42天至半年内进行,需在专业机构完成疗程。
2、运动康复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量,每天重复进行收缩训练,配合腹式呼吸可改善骨盆前倾等问题。
3、手法矫正专业整脊医师通过触诊评估骨盆错位情况,采用关节松动术纠正骶髂关节移位,需配合肌肉放松训练。
4、仪器辅助生物反馈仪帮助感知盆底肌发力,电磁刺激设备可改善尿失禁,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建议产后6周评估盆底功能,存在严重尿失禁或脏器脱垂时需及时就医,日常避免久站及负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