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的生存期与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基础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依从性。
心功能不全早期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多数患者可长期病情稳定。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Ⅰ-Ⅱ级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常见改善措施包括限制钠盐摄入、规律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同时需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有助于增强心肌代偿能力。
若发展为终末期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可能合并顽固性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此时需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或心脏移植。未规范治疗的重度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降低,常因恶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导致死亡。
日常需严格监测体重变化,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