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有自愈可能,但需根据穿孔大小和病因判断。
较小的鼓膜穿孔,如因外伤或中耳炎引起的针尖样穿孔,在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的情况下,可能自行愈合。此时应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或耳道进水,防止细菌侵入。中耳炎导致的穿孔需配合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炎症,促进修复。多数情况下,1-3个月内穿孔可逐渐闭合。
较大的穿孔或由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穿孔通常难以自愈,需手术干预。例如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可修复缺损,改善听力。若伴随持续耳痛、流脓或听力下降,可能合并胆脂瘤,需尽快手术清除病灶。
日常避免掏耳、远离噪音环境,感冒时及时治疗以防中耳炎加重。若穿孔未愈合并出现症状,建议耳鼻喉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