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骨折通常不会自行痊愈,需要医疗干预。
压缩性骨折多由骨质疏松、外伤或肿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常见于老年人,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椎体塌陷。外伤性压缩性骨折多见于高处坠落或交通事故,可能伴随脊髓损伤风险。病理性压缩性骨折需警惕肿瘤转移或骨髓炎等疾病。这类骨折因椎体结构破坏,缺乏自愈所需的力学稳定性,若无适当固定或手术复位,可能遗留慢性疼痛或脊柱畸形。
对于轻度压缩性骨折,可尝试卧床休息、佩戴支具等保守治疗,但需定期影像学复查评估愈合情况。中重度骨折或伴有神经症状者,往往需椎体成形术或内固定手术恢复椎体高度。骨质疏松患者还需抗骨质疏松药物预防再骨折。任何疑似压缩性骨折均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损伤。
患者康复期间应加强营养补充,避免负重活动,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