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胎儿室间隔缺损属于可干预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否继续妊娠需结合缺损大小、位置及合并畸形综合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缺损自愈概率、血流动力学影响、出生后手术时机、家庭支持条件。
1、缺损自愈概率:小型肌部缺损在孕晚期或出生后1年内有自然闭合可能,建议定期超声监测,无须特殊干预。
2、血流动力学影响:中等以上缺损可能导致胎儿心功能不全或肺动脉高压,需通过胎儿心脏彩超评估心室比例及瓣膜反流程度。
3、出生后手术时机:大型缺损或伴发其他畸形者,出生后需进行室间隔修补术或动脉导管结扎术,新生儿心脏外科技术成熟度是关键考量。
4、家庭支持条件:长期随访和可能的多阶段手术需要充分的经济与心理准备,建议家长咨询儿童心脏专科进行遗传咨询与预后评估。
确诊后应完成羊水穿刺排除染色体异常,孕期保持适度活动,避免感染和缺氧因素,产后优先选择具备新生儿心脏手术资质的医院分娩。